共同配送模式适用于业务量较小、分布广泛的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中国企业按照组织方式主要有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3种。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配送的模式有哪些
配送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自主配送模式
自主配送模式是指配送方拥有完整的配送体系和物流设施,能够独立完成从货源到客户手中的全程配送。这种模式要求企业拥有强大的物流能力和管理实力,能够实现对供应链的全程控制和管理。
2. 第三方配送模式
第三方配送模式是指企业将配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进行配送。这种模式通过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来实现配送,能够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常拥有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配送服务。
3. 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指多个企业共同使用一个配送系统或物流设施进行货物配送。这种模式通过共享资源,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共同配送模式适用于业务量较小、分布广泛的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4. 跨平台协同配送模式
跨平台协同配送模式是指不同平台之间的物流企业通过合作,共同实现货物的配送。这种模式通过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降低成本。这种模式在电商物流、快递物流等领域应用较广。
以上便是配送的几种主要模式。不同的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和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能够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配送模式的方式
1. 在中国,企业采取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三种: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2. 共同配送,也称作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务,是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提供配送服务。
3. 这种模式下,配送活动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和调度下进行的,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
4. 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规模化作业活动来降低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5. 它涉及企业间的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效益共享。
淘宝网物流的配送模式是什么?
中国企业按照组织方式主要有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3种。1、自营型配送
自营型配送模式是当前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的一种配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的配送,虽然这种配送模式中由于糅合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形成了新型的“大而全”、“小而全”,
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但是,就目前来看,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场店供货和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较为典型的企业(集团)内自营配送模式,就是连锁企业的配送。大大小小的连锁公司或集团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的。
2、第三方配送
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企业不拥有自己的任何物流实体,将商品采购、储存和配送都交由第三方完成。
3、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common delivery) 也称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务,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 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共同配送是指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效益共享。
扩展资料
配送要素
1、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2、储存。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3、分拣及配货。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文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4、配装。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
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已往送货的重要区别之处。
5、配送运输。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
与干线运输的另一个区别是,配送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是一般干线运输所没有的,干线运输的干线是唯一的运输线,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i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6、送达服务。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此,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
7、配送加工。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通过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它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其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流配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流配送模式
什么是配送模式,配送模式有哪几种
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送所采用的基本战略和方法。它是指构成配送运动的诸要素的组合形态及其运动的标准形式,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配送对象的性质、特点及工艺流程而相对固定的配送规律。分别如下:一、从配送的主体来区分
1、商店配送
商店配送的组织者是商品零售经营者或者物资经营网点。这些经营者或者网点的主营业务一般都是零售,规模都不大,但经营品种齐全,容易组织配送。
2、生产企业配送
生产企业配送的组织者是生产制造加工企业者,尤其是进行多种生产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配送系统进行配送,而不需要再将产品发运分配到配送中心进行配送。
3、配送中心配送
配送中心的组织者是以配送为专职的配送中心。规模相比其他模式要更大更专业,并且种类存储量也比较多,和用户有固定的配送关系。
4、仓库配送
仓库配送是以物流仓库为中心节点组织的配送。它既可以将仓库完全作为配送中心,也可以在保持仓库仓储功能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部分配送职能。
二、物流配送系统划分
从物流公司对外提供的物流服务运作方式来说,它的基本配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定时配送方式
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物品配送,每次配送的品种和数量可以按照计划执行,也可以按签订合同规定的方式进行配送
2、加工配送方式
加工配送是指对货物进行部分加工后,再按客户要求将货物配送的活动。这种配送活动可以将加工和配送合为一体,使加工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配送服务质量及作业效率。
3、定量配送方式
定量配送方式是指按规定的数量在固定时间范围内配送物品。这种配送方式每次配送的品种数量固定,配货作业较为简单。
4、定时定量配送方式
按规定的时间、品种和数量进行配送作业,这种配送方式结合了定时配送方式和定量配送方式的特点,服务质量水平较高,同时也使配送组织工作增大,通常只针对固定用户进行这项服务,适用范围很有限。
5、集中配送方式
集中配送一般由几个物流据点共同协作制订计划,共同组织车辆设备,对同一地区的用户进行同统一配送。这样可以提高车辆的利用率,提高配送效率,有利于降低配送成本。
选择一个正确的物流运输形式,不但能节约运输成本,而且还能加快货期哦,更多家居资讯请继续关注家居售后服务万师傅。
扩展资料
配送模式的选择:
在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极其需要创建配送业务平台,支撑商品流转,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但是,配送新理念在我国的传播相当短暂,由于社会缺乏对配送的支持和投入,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配送体系。
因此,配送业务始终处于低谷时期,而需要配送的企业就显得苍白无力,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如国内一些相当规模的连锁超市,虽然建立了内部配送中心,并严格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进货及统一配送,各分销网点同时得到了满足。但从经济效益或利益角度分析,这是迫于一种无奈,最大潜能和效能远远没有发挥,始终充当“后勤兵”的角色。当然,这也是一种选择。
由于传统批发体制解体,使得相当的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专业技术人员等资源闲置,在这种状况下,物流企业委曲求全,租赁资源,依靠承揽单项服务外包配送业务,实现经济利益,这也是一种选择。
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企业模式是一种地道的独立经济模式,其实质是一种规模经营模式,根据我国巨大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社会化中介配送和共同配送两者模式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开放的巨大平台,这种平台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