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共同配送是指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效益共享。
物流与配送的区别
运输与配送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
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通过这种位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
配送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物流是运输及保管,而配送则是分拣配货及运输,其更关注于按待运输货物的目的地来将其区分,以便于物流操作。
2、范围不同
运输比配送的范围更大,配送更多指的是在一个城市或城市的某一区域,而运输更多的是在两个城市、省份甚至国家之间。配送好比是外卖服务,运输好比是物流公司。
/iknow-pic.cdn.bcebos.com/8718367adab44aedc5d09d01bd1c8701a08bfbb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718367adab44aedc5d09d01bd1c8701a08bfbb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718367adab44aedc5d09d01bd1c8701a08bfbbd"/>
3、运输对象不同
运输多为大批量、远距离的物品,并且途中兼有储存的功能;而配送包括拣选、加工、包装、组配、运输等多个环节,通常是小批量、多种类的产品运送。
4、功能不同
运输可以是贯穿生产、销售、甚至后期回收中的。运输则属于干线运输配送是支线运输、区域内运输、末端运输,通常是生产与销售的中间环节,也就是将生产好的物品分派倒各个销售点。配送所附属的功能较多,主要包括装卸、保管、包装、分拣、流通加工、订单处理等,而运输则只有装卸和捆包。
物流、运输、配送是什么意思?
物流、运输、配送三者之间的联系:
供应链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流的统一,那么,物流管理很自然的成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应链管理的起源。
物流、运输、配送区别如下:
1、意思不同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通过这种位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现代物流活动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配送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物流是运输及保管,而配送则是分拣配货及运输,其更关注于按待运输货物的目的地来将其区分,以便于物流操作。
2、内容不同
一般来说,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是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不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活动;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
3、作用不同
关于物流的作用,概要的说,包括服务商流、保障生产和方便生活三个方面。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就的那一刻,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没有物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商流活动都会退化为一纸空文。
合理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运输费用而降低成本,通过优化库存结构而减少资金占压,通过强化管理进而提高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有效达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物流的存在。
货物运输的使命就是保证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移动过程中的质量和数量,起到产品的保值作用,即保护产品的存在价值,使该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时使用价值不变。
推行配送有利于物流运动实现合理化。完善了运输和整个物流系统。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简化事务,方便用户。提高供应保证程度。配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物流
百度百科-运输
百度百科-配送
淘宝网物流的配送模式是什么?
中国企业按照组织方式主要有自营配送、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3种。1、自营型配送
自营型配送模式是当前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的一种配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的配送,虽然这种配送模式中由于糅合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形成了新型的“大而全”、“小而全”,
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但是,就目前来看,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场店供货和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较为典型的企业(集团)内自营配送模式,就是连锁企业的配送。大大小小的连锁公司或集团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的。
2、第三方配送
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企业不拥有自己的任何物流实体,将商品采购、储存和配送都交由第三方完成。
3、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common delivery) 也称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务,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 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共同配送是指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效益共享。
扩展资料
配送要素
1、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2、储存。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3、分拣及配货。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文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4、配装。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
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已往送货的重要区别之处。
5、配送运输。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
与干线运输的另一个区别是,配送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是一般干线运输所没有的,干线运输的干线是唯一的运输线,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i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6、送达服务。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此,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
7、配送加工。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通过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它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其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流配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流配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