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搬运是为产品的货物运输和保管的需要而进行的作业。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里,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用,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物流和配送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物流与配送的联系:
配送与物流属于互相补充的关系,他们均是提供运输服务,而物流属于长线的干线运输,而配送则是对物流进行一个补充,属于末端运输,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更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让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有效解决。
物流与配送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配送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物流是运输及保管,而配送则是分拣配货及运输,其更关注于按待运输货物的目的地来将其区分,以便于物流操作。物流配送的主要工作有:备货、储存、加工、分拣及配货、配装、配送运输、送达服务。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2、服务对象不同
物流的配送中心大多是公司内部服务,为公司自身提供服务。而物流中心则一般是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为除自身公司以外的客户服务。
3、服务的数量不同
物流中心的供应商少,配送中心的供应商多。因为物流中心更侧重于为供应链上游厂商提供方服务,而配送中心更侧重于为供应链下游客户方面提供服务,相比而言,上游厂商少于下游的客户。
4、两者规模不同
物流中心的规模一般都是比较大的,占地面积一般都较大。但是,配送中心规模则比较灵活,可大可小,可以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建设,一般不会太大。
5、供应链中位置不同
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都是物流网络体系的核心节点,但是两者处在供应链中的不同位置,物流中心在供应链的上游,配送中心在供应链的下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物流
百度百科-配送
物流具有哪些特点?物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
七大构成部分:物体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订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1、运输
使用设施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点向另一个点的物流活动。
2、库存
库存控制:对库存数量和结构进行控制分类和管理的物流作业活动。
3、包装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面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4、搬运
搬运是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搬运是为产品的货物运输和保管的需要而进行的作业。
5、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 (distribution processing)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6、信息管理
对于物流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信息及有关生产、市场、成本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使物流活动能有效、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