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电子商务的最大信息载体。所以,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公司也需要对销售区域进行定位,对消费人群集中的地区提供物流承诺,否则是不经济的。另一种办法是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不同的物流服务政策,如在大城市因为电子商务的普及,适于按不低于有形店铺销售的送货标准组织送货。同时,电子商务也要有一定的销售渠道配合,不同的商品进货和销售渠道可能不同。对销售滞缓的商品定期考虑是否予以淘汰。
物流配送过程中出现交通拥堵,如何解决?
物流配送过程中出现交通拥堵可能会导致配送延迟、成本上升、客户不满等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选择非高峰期进行配送:了解道路交通状况,选择非高峰期进行配送,可以避免拥堵,提高物流效率。
优化路线规划:利用智能物流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对路线进行优化,避免拥堵路段,缩短配送时间。
提前预判交通拥堵:通过天气预报、交通预测等方式,提前预判交通拥堵状况,调整配送计划,避免浪费时间和成本。
加强协调与沟通: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车主、收货方等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交通拥堵带来的影响。
推广新型交通工具:使用无人机、电动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可以避免路面拥堵,提高配送效率。
减少车辆行驶里程:通过物流中心集中发货、集中配送等方式,减少车辆行驶里程,降低车辆拥堵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物流企业可以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技术,优化配送方案,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避免交通拥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何制定完整,高效的物流配送方案
制定完整、高效的物流配送方案要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问题,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还需制定一整套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完整、高效的物流配送方案。在制定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的地区分布。互联网是电子商务的最大信息载体。互联网的物理分布范围正在迅速扩展。是否凡是互联网所及的地区都是电子商务的销售区域呢?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不可能的。对一般商务活动来说,它的有形销售网点资源按销售区域来配置,每一个销售点负责一个特定区域的市场。电子商务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来操作,但问题是电子商务的客户在地理分布上可能是很分散的,要求送货的地点不集中,物流网络也不像互联网那样广的覆盖范围,无法经济合理地组织送货。所以,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公司也需要对销售区域进行定位,对消费人群集中的地区提供物流承诺,否则是不经济的。另一种办法是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不同的物流服务政策,如在大城市因为电子商务的普及,适于按不低于有形店铺销售的送货标准组织送货。而对偏远地区送货期限肯定比大城市长得多,那些地区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享受的服务就要差一些。
2、销售的品种。是否所有的商品都适合采用电子商务形式?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答案是否定的。哪些是最适合采用电子商务进行销售的商品?那就是像音乐、电影、游戏、图片、图书、计算机软件、教学节目、医疗咨询等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完成物流过程的商品。因为,不仅商品信息查询、订货、支付等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可以在网上进行,而且物流也可在网上完成。比如,消费者可以在网上选择流行音乐,点击音乐名称即完成订货和付款,收听音乐的过程就是物流的过程,音乐听完了,物流过程也就完成了。所以无论是亚马逊,还是珠穆朗玛,都是从销售这些商品开始的。理论上讲,没有什么商品特别不适合采用电子商务的销售方式。但现在的商品品种有40~50万种之多,一个大型百货商店充其量经营10万种,没有一个公司能够经营所有的商品。电子商务也一样,为了将某一商品的销售批量累积得更大,就需要筛选商品品种。同时,电子商务也要有一定的销售渠道配合,不同的商品进货和销售渠道可能不同。品种越多、进货渠道及销售渠道越复杂,组织物流的难度就越大,成本也就越高,因此也需要将品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般而言,商品如果有明确的包装、质量、数量、价格、储存、保管、运输、验收、安装及使用标准,对储存、运输、装卸等作业等无特殊要求,就适合于采用电子商务的销售方式。
物流配送方案设计
解决方案着重处理采购与分销、库存与配送 基于前述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连锁企业业务管理与配送体系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要解决连锁企业采购与分销、库存与配送问题。因不同的连锁经营企业的具体特点有所差异,所以解决方案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以咨询 软件 实施服务的综合形态出现。下面,我们只介绍其中的软件系统方案。该方案是由drp(distribution resources planning,资源分销计划系统)、库存与配送系统、采购与财务系统集成。其结构图见图1。drp主要侧重于对基层门店日常发生的最关键业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包括:门店的库存情况、销售信息(销量、价格、销售速度、产品品种销售比例等)、基本财务情况、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需要连续补货的数量、品种和时间。这些数据还成为引入、淘汰商品或供应商的依据。在数据采集上,通过集成的方法,从门店的pos系统中采集,如果没有pos系统,也可以采用人工方式采集;在数据传输上,利用设置在各门店的pc机,通过internet实现“离线操作,在线传输”的方式,将关键业务数据实时汇集到总部,也可在数据分析和对比后,再发布于总部局域网服务器或互联网web站点上。 采购管理子系统帮助采购人员控制并完成商品的采购,即从采购计划、下单、到货接收、检验入库的全部过程,可以有效地监控采购计划的实施、采购成本的变动及供应商履约交货的情况,从而帮助采购人员选择最佳供应商和采购策略。最重要的是,它与财务、库存等业务实时数据对接,可以将每日库存与配货需求匹配出合理的采购计划。对允许供应商直接配送的商品,将所汇集的补货计划直接传达给他们。这样不仅使采购控制管理具备了技术保证与基础,还因缩短了商品的物流路线与环节,可以大大节省企业物流成本。 财务系统用来完成连锁企业进销存业务、成本、费用、利润的核算。其中,进销存业务凭证由系统自动生成,可以大幅降低核算的工作量。因为业务变化引起的资金变化能立即反映在财务系统上,给财务人员细化资金管理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对于需要集中进行计量、质检、分装的商品,或者因供应商不能直接、按时向连锁门店配送时,连锁企业自己就会面临管理仓储和配送的工作流程。它可以采用库存与配送系统来解决。库存系统实现对商品采购、入库、调库、移库、销售出库等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可为商品设置最大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并有超界限报警处理和商品积压与短缺统计;有订货点报警功能,并可自动计算生成采购申请。配送系统实现多级的要货、配货、发货计划的体系管理;对运输计划、承运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控制管理。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过程描述一下连锁企业业务的流程运作: ·门店每日的进销存数据从pos转入到drp系统,即使是没有pos的情况,这些数据也被人工输入系统; ·各门店的drp定时将数据发向总部的同时,向供应商提出为满足地方特色的独立采购计划和配送要求; ·总店把收集到的数据分为两种情况处理:对供应商可以提供配送服务的,直接向供应商提出每日的补货与配送计划;对需要由自己配送的商品,先进行库存检索,可用库存量满足补货需求直接计算配送计划,否则,向供应商发出定单补货。 ·供应商接到中央采购计划和独立采购计划后,向总店配送中心配送,或者根据要求,直接向门店配送。 ·总店的配送中心接到配送计划后,完成配货准备,并规划配送路线,完成装车作业和运输。 ·门店负责对接收的商品进行计数、计量、质检、贴标签、商品上架;配送人员负责将需要退、换、残、次商品拉回配送中心集中处理。 ·门店定期将销售的货款存入总店银行帐户或与总店结算货款;总店与供应商定期结算应付货款。对销售滞缓的商品定期考虑是否予以淘汰。 从上面所描述的流程看到:由drp系统收集、传递各门店的业务数据是整个系统的起点与关键点,它最有意义的功用是将前端所反映的需求信息集中起来,并依此带动其他工作系统来满足前端的需求,这就实现了大家所盼望的“拉式”连续补货计划。而在此基础上的采购、库存、配送系统不过是用来满足、执行该计划的工作流程配送合理化的措施有哪些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2)推行加工配送
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这次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
3)推行共同配送
通过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合理化。
4)实行送取结合
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资源把握,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可以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
6)推行即时配送
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断供之忧,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