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物流。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是,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社会中之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配送的形式有哪些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它紧密地将商流与物流结合在一起,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同时也包含了物流中的若干功能要素。那么,配送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呢?一、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
1. 少品种大批量配送:这种配送方式适用于需求量大的商品,单独一种或少数品种即可达到较大的运输量,可以实行整车运输。这类商品通常不需要与其他商品搭配,可以由专业性很强的公司来执行这种配送。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大宗货物,如煤炭等。
2.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根据用户需求,将所需的各种商品(每种商品需要量不大)配备齐全,组成整车后由配送中心送达用户手中。日用商品的配送多采用这种方式。多品种、少批量的配送适应了现代消费多样化、需求多样化的新趋势。
二、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
1. 定时配送:按照规定的 时间间隔进行配送,配送的品种和数量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有所不同。
2. 定量配送:按照规定的批量进行配送,但不严格确定时间,只是规定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配送。这种配送计划性强,备货工作简单,配送成本较低。
3. 定时定量配送:按照规定的准确时间和固定的配送数量进行配送。
4. 即时配送:不预先确定不变的配送数量和时间,而是按照用户的要求随时进行配送。
三、按配送的组织形式分
1. 集中配送:由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对多个用户开展配送业务。集中配送的品种多、数量大,可以同时对同一线路中的几家用户进行配送,其配送的经济效益明显,是配送的主要形式。
2. 共同配送: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用户进行配送,具体执行时共同使用配送车辆,称为共同配送。
3. 分散配送:是由商业零售网点对小量、零运肢星商品或临时需要的商品进行的配送业务。这种配送适合于近距离、多品种、少批量的商品的配送。
4. 加工配送:在配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这种将流通加工和配送一体化,使加工更有计划性,配送服务更趋完善。
四、按配送的职能形式分
1. 销售配送:批发企业建立的配送中心多开展这项业务。批发企业通过配送中心把商品批发给各零售商旁迹世店的。同时,也可与生产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可委托配送中心储存商品,按厂家指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配送。如果生产厂家是外地的,则可以采取代理的方式,促进厂家的商品销售,还可以为零售商店提供代存代供配送服务。
2. 供应配送:是大型企业集团或连锁店中心为自己的零售店所开展的配送业务。它们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或与消费品配送州悄中心联合进行配送,零售店与供方变为同一所有者的公司各部门内部的业务,从而减少了许多手续,缓和了许多业务矛盾,各零售店在订货、退货、增加经营品种上也得到更多的便利。
3. 销售与供应相结合的配送:配送中心与生产厂家及企业集团签订合同,负责一些生产厂家的销售配送,又负责一些企业集团的供应配送。配送中心具有上连生产企业的销售配送、下连用户的供应配送两种职能,实现配送中心与生产企业及用户的联合。
4. 代存代供配送:用户将属于自己的商品委托配送中心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配送。这种配送,在实施前不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配送中心只是用户的代理人,商品在配送前后都属于用户所有。配送中心仅从代存、代理中获取收益。
物流配送的模式不包括主要有
一般有3种物流配送模式:1、自营型配送模式;2、第三方配送;3、共同配送。
其他方式均不认为是物流配送模式。
1、自营型配送
自营型配送模式是当前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的一种配送模式。
2、第三方配送
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企业不拥有自己的任何物流实体,将商品采购、储存和配送都交由第三方完成。
3、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也称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务,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